梁庆基||海边又见针良船
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精彩美文推送!
本期执编:刘学光 张虎
两个小时后,老宁拿着鱼饵回来了,也准备收针良船的线了。他对我说,“大哥,我从水中往岸上收线,你就拖着收上的线往东走,一会儿功夫,就收完了。”100把鱼钩钓了43条针良鱼,两条小黄鱼。看到这些鱼,我心中高兴异常,用手机拍了两张照,仿佛又回到了童年,当年与振开哥钓针良鱼的一幕幕旧景在我心底重现,时过60余年,又让我重新体会了一次钓针良鱼的感觉,那久违的感觉同时也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念念不忘,乃至对家乡丝丝缕缕的爱和温暖的眷恋,是我永远忘不掉的乡愁,不由心生感慨,无情的岁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,当年我随振开哥钓鱼时还是个天真的孩童,如今已变成一个历经沧桑、两鬓染霜的老人!但岁月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初心,我初心难忘,我更是忘不了那些铭记于心的人和事,见到针良鱼,睹物思人,触景生情。岁月并没有冲淡我对振开哥奶奶及姥姥的无限思念和依恋,心中永留痕迹。我为什么写《难忘的唐家泊村往事》一文,把这童年久远的往事以及故去亲人的思念写在纸上,因为它已氤氲我的童年、青春乃至波折起伏的人生岁月。老宁对陷入沉思的我说,“大哥,忙活了一上午,拿几条鱼回家做鱼丸子吃吧。”我对老宁说,“谢谢兄弟了,看你钓鱼,让我重温了童年时代随振开哥钓鱼的美好时光,我就图个高兴,不是为了吃鱼。”
如今,早已没有了倚门盼孙归的振开哥奶奶为我做鱼丸子吃了,想到此处,心中怅惘,禁不住热泪盈眶……
《烟台散文微刊》2022第 101 期
(总第 687 期)

主办:烟台市散文学会
协办: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

主 编:綦国瑞
执行主编:刘学光


海边又见针良船
◎梁庆基
近些日子,闲暇无事,就在这深秋的季节里,每天上午骑自行车到海边闲游。站在海边金黄色的沙滩上极目远眺海面上的景象,远处大小竹山两个岛屿的轮廓清晰可见。长岛海滨的座座高楼映入眼帘。远方水天相接处,可见几艘巨轮在航行。近处海面上,渔船的马达声此起彼伏,渔人们身着桔红色救生衣在船上忙碌着,看到渔船在波涛里前行,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毛主席“秦皇岛外打渔船,一片汪洋都不见,知向谁边?”的壮丽诗句。海滩上空,成群的海鸥在盘旋,水面上也有成群的海鸥在戏水。这些景象,令人感到心旷神怡。我漫步在软软的沙滩上,看到海边上有很多人在甩竿钓鱼,钓鱼人中多为老者,悠闲地坐在折叠椅或马扎上,眼睛盯着漂在海面上的鱼浮,静等鱼儿上钩。一个在使用针良船钓鱼的人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。我前些日子所写的《难忘的唐家泊往事》一文中的旧景又出现在眼前,勾起了我深深的回忆。但如今的针良船已不是当年唐振开大哥用木条所做的小针良船了,而是用拳头粗的圆木做的长约1.5米的大针良船了,船上的帆是用白色涤纶布所做,足有1米高,用两支桅杆撑,可升降。所用鱼线也不是用猪血浸泡的白线绳了,而是用绿色的尼龙绳。放鱼钩也不用在柳条筐沿绑麦秸草了,而是用一个长方形的木箱,在木箱边沿上钉着一圈橡胶条,针良鱼钩均匀钩在长方形的木箱上,用作主线上的漂浮物梧桐板也被白色的塑料泡沫球所代替。石化工业的飞速发展,也让钓鱼工具得到更新。我与钓鱼人攀谈起来,得知钓鱼人姓宁,经常在海边钓鱼。我将手机里《难忘的唐家泊往事》请老宁看看。老宁看后说,“大哥小的时候就钓过针良鱼?”我点头称是。我看到鱼钩上挂的鱼饵是小虾,便问老宁怎么不用虾波螺里的小虾,他回答说:“这片海面礁石少,再说现在虾波螺也少了,就改用小虾了。”说完老宁看了一下手机,对我说:“这个时间要起南风了,我到海里去放船,你帮助把鱼线箱上鱼钩线放一下。”脚穿高靿水靴的老宁拖着船走向海水中,到了较深的海水中,又用手把漂浮在海面的针良船推了三四次,针良船终于在徐徐南风的鼓吹下,缓缓前进了。我问老宁什么时间可以收线。老宁颇有经验地说,“在这季节钓针良鱼,要两个小时后才能收线,大约到10点就可以收线了。今天这个潮流也适合下底线,我还有一条船准备下底线用,我再回家拿点下底线用的鱼饵。大哥你帮助我照看着针良船的鱼线就行了。”说完老宁就骑着三轮车回家了。

作者简介
梁庆基, 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,中共党员,烟台市散文学会理事、烟台市作协会员,大专学历,国有企业经理,现已退休。
精彩回顾
欢迎大家关注
烟台散文公众号,是《烟台散文》的姊妹刊,是烟台散文学会主办的又一微刊。除定期发布名家散文,漫谈散文写作知识,还设有会员佳作,原创首发栏目,文章不求来路,但求唯才,我们寻找的是拥抱生活的佳作。
欢迎文学爱好者投稿,一经采用,邮件回复,来稿请注明姓名、电话等联系方式。

微信号:yantaisanwen2016(敬请关注!本微刊每周二、五刊出)
投稿邮箱:yantaisanwen@126.com
(欢迎投稿!稿件标题三号黑体字、正文五号宋体,稿末请附百字个人简介和生活照一二张,照片附件另行发送一份)。

《烟台散文》微信平台
(排名不分先后)
主 编: 綦国瑞
执行主编:刘学光
副主编: 于里杰 黄晓东 陈元胜
于云福 蝉 鸣 姜远娜
李心亮 缪海燕 王 成
姜少杰 金玉光 邓兆文
主编助理: 李晓艳 刘明华 鲁 明 高一平
特约摄影: 林惠芝 李晓艳 宋协巧 李 华
编委:臧文利付桂香孙英山孙玉玲
王维娴 马淑鸿 刘为更 于泉城 王冬梅 林春江 汪进东 綦宝林 周大恩 宋 华 林惠芝 李美娟 孙翠菊 王忠华 王光垒 于鸿丽 姜景阳 王家波 王太山 焦淑斌 谢书梅 商莉莉 王道芸 姜冰雁 董林涛 曲有颂 张 虎 丁凤英 张金强 贾绪康 杨 峰 潘雪松 姜文卿 马兆光 刘 颖 寇培吉 北 芳 刘华顺 王永青 范翠香 于国钰 衣杰文 刘建坤 陆玉生 刘春章 李 娜 髙绪丽 于金玲 李海站 姜晓红 赵吉荣 姚连帅 王进利 李 扬 吕爱华 刘 艳 姚玉安 季忠良 刘 云 魏青梅 陈红花 陈 辉 宋 佳 张建梅 张海燕 车美丽 李 菲 史春桦 林其兴 庄志亮 宋协巧 杨 鹏 林海香 栾翠娟 杨 晓 王玉珍 王金凤 葛艳萍 付新英 张元元 李 华 高得学 孙明华 姜永莲2022年感谢您的关注、分享和点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