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鱼高手不会透露的连杆秘诀(钓鱼过程中的经验视频钓鱼短视频上别人连杆的饵料,你用为什么却不好使?)
现如今,大家在没事的时候都喜欢刷短视频打发时间。短视频品类繁多,关于钓鱼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,很多朋友看到别人用的某款配方连杆上鱼,本着自己用也可以连杆爆护的心态拍下来,结果等到自己用时却不是那么回事,甚至是干瞪眼!迷茫、怀疑随之而来……今天,我就这个话题写一些自己的看法,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高手多多指正。首先我谈两个问题:

当然,短视频上还有一些忽悠人的饵料视频,饵料一入水就引来群鱼抢食等等的类似内容,新手钓友很容易上当,买回来多是该龟还得龟!这就需要钓友们理性思考,任何时候都要记住钓鱼没有神饵,只有灵活变通运用。
2、有的钓友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,认为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,易受他人的影响。特别是在自己上鱼状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,更容易疑神疑鬼。于是,就出现一种现象,千方百计的去了解别人用的什么饵,而往往是拿了别人给的东西,还是钓不好,还容易产生误解,也不从钓组、鱼情等方面去寻找原因,在比赛或休闲钓时,一是比赛频繁换饵,一会儿加点香,一会儿弄点腥,其结果是有鱼变无鱼或少鱼,炸窝,乱层;二是休闲时,钓了没有多长时间,鱼还没有诱来,就感觉饵不对路,赶快换饵,将饵扔入钓点,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,将一个好好的窝点弄得乱七八糟,有鱼也钓不上来了。

由于钓手习惯、钓法、钓技不同,加以气温、季节、鱼情的不同,正确的水比,应该由钓友们根据现场的鱼情来进行调配:快鱼水比大,雾化快,但要轻揉搓;慢鱼水比小,饵略硬,雾化慢,多揉搓使饵变粘;有杂鱼水比小,硬而不雾化,多揉搓;气温低,水比略大;高温水比略小等等……
那么饵品的水比怎样才算合适,一是根据其说明来做对比,再根据鱼情来进行调配(加或减水)饵料的硬、粘、散程度,把握好饵的软硬度,鱼进嘴就方便,那么这时候的状态为最佳状态。
商品饵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,首先要了解饵料的主要成分是否适合鱼的食性。

诱鱼所用饵要尽量少糅合,使其雾化快一点,这样能起到诱鱼的作用;在钓时可以多揉几下,增强其附钩性,这样会出现比较实的信号,对我们就比较有利了。而对于饵中小麦蛋白的成分,在和饵时不宜过多地打揉,否则会把其蛋白成分给破坏,后果大家应该知道。所以在鱼口好的情况下,要对饵料的雾化性、柔软度进行细微的调配和控制。

还是那句话, 钓鱼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,熟悉饵料并选对了饵料只是能钓到鱼的第一步,针对鱼情选择合适的钓组和钓法,加上正确的开饵和上饵才是钓到鱼的全过程,饵料的味、色和雾化引鱼,饵料的状态钓鱼,色和味是饵料所固有的,也可以用其他的饵料和添加剂来冲淡和加深,而雾化程度在你我手中;状态包括饵料所固有的状态和饵料在水底的状态,饵料所固有的状态就是饵料的比重,大小,软硬等;在水底的状态就是指饵与塘底的关系。
熟悉饵料不只是了解饵料的性能,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去使用和控制饵料。
有用请点个“在看”↓↓↓↓